
如何获取 Steam API Key 密钥(分步指南)
2025 年,AI Agent 技术迎来了爆发式发展。无论是自动化文档摘要、智能客服,还是多角色协作、自动运维,AI Agent 框架都成为提升开发效率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利器。作为新手工程师,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 AI Agent 框架,既要顾及 性能测试 和 成本优化,又要保证 易用性 和 代码可维护。本文将带来「2025 最新 AI Agent 框架排行」——全面对比三大主流方案:
我们将分别从架构原理、性能测试、Token 成本、示例代码与优化技巧等多维度,帮助你快速掌握 AI Agent 框架选型要点。
为保证「AI Agent 框架排行」的公正性,我们统一环境和指标:
关键测试任务:
维度 | 测量方式 |
---|---|
Token 成本 | Prompt + Completion 总消耗 |
响应时间 | 任务完成平均延迟 |
代码复杂度 | 代码行数 + 嵌套深度 |
用户评分 | 测试工程师主观体验(5 分制) |
任务 | Token 成本 | 响应时间 | 代码行数 | 用户评分 |
---|---|---|---|---|
周报生成 | 5.3K | 4.2s | 220 行 | 4.7/5 |
多 API 调度 | 6.1K | 4.8s | 280 行 | 4.8/5 |
多角色审查 | 8.9K | 5.5s | 350 行 | 4.9/5 |
MCP 优势:消息总线架构直观,代码结构扁平,新手友好;文档与示例完备,提高上手速度。
MCP 建议:适合对性能有中等要求且需快速开发的场景。可进一步通过 批量调用 和 Prompt 精简 优化成本。
任务 | Token 成本 | 响应时间 | 代码行数 | 用户评分 |
---|---|---|---|---|
周报生成 | 6.8K | 5.0s | 350 行 | 4.5/5 |
多 API 调度 | 7.5K | 5.6s | 420 行 | 4.6/5 |
多角色审查 | 10.2K | 6.2s | 480 行 | 4.4/5 |
AutoGen 优势:功能最全,支持 函数调用、插件,适合自定义复杂逻辑;扩展性强。
AutoGen 建议:适合需要高定制化、跨系统集成的业务场景;需投入更多学习时间。
任务 | Token 成本 | 响应时间 | 代码行数 | 用户评分 |
---|---|---|---|---|
周报生成 | 5.9K | 4.5s | 300 行 | 4.6/5 |
多 API 调度 | 6.3K | 4.9s | 340 行 | 4.7/5 |
多角色审查 | 9.1K | 5.7s | 400 行 | 4.8/5 |
Agentic Workflow 优势:流程化可视设计,提高可读性;节点模块化,便于维护和扩展。
Agentic Workflow 建议:适合企业级自动化和运维,搭配 并行执行 与 监控告警 可进一步提升效率。
框架 | 适用场景 | 新手友好度 | 推荐理由 |
---|---|---|---|
MCP | 多角色协作、原型开发 | ⭐⭐⭐⭐⭐ | 结构清晰、文档完善、上手快 |
AutoGen / A2A | 复杂对话系统、函数调用 | ⭐⭐⭐ | 功能强大、扩展性高、插件丰富 |
Agentic Workflow | 自动化流程、企业级任务 | ⭐⭐⭐⭐ | 流程可视化、节点模块化、易维护 |
from mcp import MessageBus, Agent
class PMAgent(Agent):
def on_message(self, msg):
self.send("dev", "请实现功能 X")
class DevAgent(Agent):
def on_message(self, msg):
self.send("pm", "功能 X 已完成")
bus = MessageBus()
pm = PMAgent("pm", bus)
dev = DevAgent("dev", bus)
pm.send("dev", "启动任务")
bus.run()
from autogen import ChatAgent, GroupChat
class UserAgent(ChatAgent):
def on_receive(self, message):
return "请帮我查一下天气"
class InfoAgent(ChatAgent):
def on_receive(self, message):
return "今天天气晴朗,25度"
group = GroupChat()
user = UserAgent(name="user")
info = InfoAgent(name="info")
group.add_agents(user, info)
group.run()
from langgraph import Graph, Node
# 定义节点
def ask(): return "今天天气如何?"
def fetch_answer(q): return "晴朗,25度"
def reply(a): print(f"回答: {a}"); return a
# 构建并运行工作流
graph = Graph();
n1, n2, n3 = Node("Ask", ask), Node("Fetch", fetch_answer), Node("Reply", reply)
for n in [n1, n2, n3]: graph.add_node(n)
graph.add_edge(n1, n2); graph.add_edge(n2, n3)
graph.run()
2025 年,AI Agent 框架排行中,MCP、AutoGen/A2A 与 Agentic Workflow 各有千秋。通过本文的 性能测试、成本优化 和 代码示例,你可根据项目需求快速选型:
希望本文助你在 AI Agent 时代掌握核心技术,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转型!
如何获取 Steam API Key 密钥(分步指南)
Yahoo Finance API – 完整指南
常见的api认证方式:应用场景与优势
AI推理(Reasoning AI)技术趋势2025:从大模型到智能体的全面升级
Dify 全链路实战:三步搭建智能天气查询机器人(Agent+DeepSeek + 高德天气)
API Key 密钥:深入理解与应用
2025年GitHub开源生成式 AI API 项目盘点:Open WebUI、FastAPI LLM Server、Text Generation WebUI API
2025年国内免费生成式 AI API 平台大盘点:探索国产大模型的开放能力
模型压缩四剑客:量化、剪枝、蒸馏、二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