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4年三个API趋势中学习,塑造新的一年
在快速发展的技术环境中,人工智能(AI)正成为API安全的新焦点。尤其是AI代理的崛起,将对API开发和安全策略产生深远影响。
AI代理是一种能够使用其他工具和API执行任务的软件,用户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指令与其交互。例如,通过语音或文本命令预订航班和酒店。为了完成任务,AI代理需要集成系统并调用适当的API,这对开发者提出了新的安全管理挑战。
随着AI代理和大语言模型(LLM)的普及,出现了新型产品——AI网关。类似传统API网关,但针对AI场景优化,例如:
如果计划集成AI技术,建议深入了解这些网关的安全和管理功能。
在API安全中,授权管理和可审计性变得至关重要。通过使用开放策略代理(OPA),开发者可以实现高效的授权管理,同时满足审计和合规要求。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权限场景,提高整体系统安全性。
无密码身份验证正在逐渐成为主流,这是一种基于密码学的身份验证方式,兼具安全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主要浏览器和操作系统对密钥的支持已非常成熟,例如Gmail、Paypal和GitHub均允许用户使用无密码方式登录。
无密码身份验证虽不直接用于API,但能显著提高用户身份安全,间接增强API和数据保护能力。其抗网络钓鱼特性——密钥与特定域名绑定——进一步提升安全性。
可验证凭据(Verifiable Credentials)通过加密技术验证用户身份和权限,在保护敏感数据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预计未来几年将获得更广泛应用,为API和数据安全提供强大支撑。
零信任安全模型在云原生环境中逐渐普及。核心理念是工作负载身份管理,即对应用程序和实例进行严格身份认证。
OWASP近期发布专注于“非人类身份”的十大安全问题清单,强调管理工作负载身份的重要性。有效的管理可显著提升系统整体安全性。
随着API发展,新工具增强了API规范的使用。例如,Typespec和Arazzo提供类似代码的API规范定义方式,并可转换为标准OpenAPI YAML。这种方法简化了API工作流定义,同时提高灵活性和标准化支持。
近年来,“大分拆”趋势明显:企业倾向使用专为特定任务设计的小型API工具,而非依赖大型平台。
同时,云回归现象增加:公共云成本上升,许多公司转向私有云或自托管基础设施。优点包括更好地控制数据位置、满足GDPR/CCPA要求,但也对基础设施安全提出新的挑战。
虽然AI在2025年无处不在,但它并非API安全的唯一关注点。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更多创新方案将成熟。无论是AI代理、零信任模型还是无密码身份验证,API安全仍然是企业关注的重中之重。未来,我们期望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可控的API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