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Graph 工具详解:构建 AI 多步骤流程的关键利器

作者:youqing · 2025-08-21 · 阅读时间:8分钟

在当今 AI 代理(AI Agent)系统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开发者越来越关注如何高效组织复杂的、多步骤的语言模型交互流程。LangChain 为我们提供了构建语言模型应用的基础能力,但在面对流程管理、状态转移、异步执行等需求时,LangGraph 工具应运而生,成为连接多个语言模型行为、状态和路径的关键框架。

本文将全面介绍 LangGraph 工具的技术原理、使用方式、典型场景与代码实践,帮助开发者理解其在现代 AI 应用中的强大作用。

一、什么是 LangGraph 工具?

LangGraph 是一个基于 LangChain 构建的流程控制框架,用于构建包含条件逻辑、循环、状态切换的语言模型图(Graph-based LLM applications)。

它的核心设计理念源自 有向状态图(Directed State Graph),开发者可以将各个语言模型的步骤抽象为图中的“节点(Node)”,节点之间通过边进行连接,形成完整的 Agent 交互流程。

LangGraph 适用于需要管理复杂交互、长对话上下文、嵌套任务、多 Agent 协作等场景。

特点概述:

特性 说明
基于状态图 使用状态节点和路径描述流程
支持异步执行 节点可以异步调用语言模型
兼容 LangChain 可直接复用 LangChain 工具链
条件逻辑分支 支持 if-else、loop 等控制流
多 Agent 协同 可配置多角色、多策略系统
追踪与调试 内置执行日志和节点监控能力

二、LangGraph 与 LangChain 的关系

LangChain 是构建语言模型链式调用的基础框架,而 LangGraph 是其上的高级封装,用于构建流程图。

项目 LangChain LangGraph
定位 LLM 工具链与链式调用 状态图构建与流程控制
抽象单元 Chain、Tool、Agent Node、State、Edge
控制流 顺序执行 状态跳转、条件分支
典型用途 问答系统、Agent 工具调用 多步骤工作流、Agent 协作

LangGraph 使用 LangChain 的 LLM、PromptTemplate、Tool、Memory 等组件,但提供更高级的流程控制能力,让开发者可以像编排“状态机”一样灵活设计任务流程。

三、核心概念解析

要使用 LangGraph 工具,必须理解以下几个核心概念:

1. Node(节点)

图中的每个 Node 表示一个处理逻辑,可以是一次 LLM 调用、一个函数执行、一个判断分支等。

@tool
def classify(input: str) -> str:

# 判断输入内容类型
return "math" if "calculate" in input else "qa"

2. Edge(边)

边表示从一个节点流向另一个节点的路径,可以是条件跳转、固定跳转或循环返回。

graph.add_edge("start", "classifier")
graph.add_conditional_edges("classifier", condition_func, {"math": "math_node", "qa": "qa_node"})

3. State(状态)

LangGraph 使用状态来记录当前执行上下文(如 user input、memory、变量),节点之间可以修改或传递状态。

{
"input": "What's 2 + 2?",
"history": [],
"result": "4"
}

4. Graph(流程图)

Graph 是 LangGraph 的核心容器,所有节点、边和状态都定义在其中。

from langgraph.graph import StateGraph
graph = StateGraph(state_type=MyCustomState)

四、LangGraph 使用流程实战

示例:构建一个数学问答 Agent

这个 Agent 将用户输入分类为“数学”或“问答”,并调用不同模型回答,最后返回结果。

步骤 1:定义状态结构

from typing import TypedDict

class AgentState(TypedDict):
input: str
result: str

步骤 2:构建节点逻辑

def classifier(state: AgentState) -> str:
if any(k in state["input"] for k in ["calculate", "+", "-", "*"]):
return "math"
return "qa"

def math_node(state: AgentState) -> AgentState:
state["result"] = str(eval(state["input"]))
return statedef qa_node(state: AgentState) -> AgentState:# 简化为静态回答
state["result"] = "This is a general answer."
return state

步骤 3:构建流程图

from langgraph.graph import StateGraph

builder = StateGraph(AgentState)builder.add_node("classifier", classifier)
builder.add_node("math_node", math_node)
builder.add_node("qa_node", qa_node)builder.set_entry_point("classifier")
builder.add_conditional_edges("classifier", classifier, {"math": "math_node", "qa": "qa_node"})graph = builder.compile()

步骤 4:执行流程

result = graph.invoke({"input": "2 + 2"})
print(result["result"])

# 输出:4

这个案例虽然简单,但它已经展现了 LangGraph 的核心价值:通过节点 + 状态 + 路径的组合,实现复杂语言任务的有序执行

五、LangGraph 应用场景

1. 多 Agent 协同对话系统

可实现多个角色(如“分析师”、“总结者”、“翻译者”)在流程中协同工作,通过状态图配置交互顺序和条件。

2. AI 助理工具自动化流程

如客户支持系统中,用户输入后由分类器判断是“技术支持”、“售后”、“咨询”,进入不同模块自动应答。

3. 长上下文记忆系统

使用 LangGraph 管理记忆更新逻辑,比如每个步骤后调用 memory_node 存储关键上下文,保持对话状态。

4. 代码生成与执行系统

编写、审查、执行代码各为不同节点,并使用流程图控制代码生命周期管理。

六、LangGraph 与传统工作流框架的比较

框架 特点 是否支持 LLM 异步支持 状态控制 分支逻辑
LangGraph 基于 LangChain 状态图
Apache Airflow 定时任务调度框架
Prefect Python 工作流控制 部分
Temporal 分布式工作流

LangGraph 是目前唯一专注于语言模型 Agent 级流程控制的图形框架,更适合 LLM 的应用开发

七、LangGraph 技术发展趋势

  1. 多模型融合支持:未来将更好地集成多种语言模型,如 GPT-4o、Claude 3、Gemini 1.5。
  2. 可视化工具链:将支持可视化图构建和运行轨迹展示,便于调试和监控。
  3. 企业级流程协同:LangGraph 正朝着支持 API 接入、权限管理、数据持久化等方向拓展。
  4. 自动化部署支持:计划支持一键部署 LangGraph 工作流到云服务或本地微服务集群。

八、常见问题解答(FAQ)

Q1:LangGraph 可以脱离 LangChain 使用吗?

A:目前不可以,LangGraph 是 LangChain 的高级功能扩展,需依赖其 Tool、Agent、Prompt 等组件。

Q2:LangGraph 支持循环流程吗?

A:支持,可通过条件边或跳转边将节点返回到前一节点,实现循环。

Q3:LangGraph 能用于生产环境吗?

A:可以,LangGraph 已在多家公司用于构建自动对话、AI流程管理、智能客服等系统。

九、结语:LangGraph 是未来 AI 应用的流程大脑

在 LLM 应用开发日趋复杂的今天,仅靠顺序调用语言模型已无法满足需求。LangGraph 工具的出现,标志着 从单步推理到多步骤流程管理 的过渡。

它让我们可以用图形化方式管理 Agent 系统中的每一次调用、判断、协作与记忆,是打造高级 AI 系统不可或缺的“流程大脑”。

如果你正在开发涉及多步骤逻辑的 AI 应用,不妨尝试引入 LangGraph 工具,让你的语言模型真正具备“流程智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