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 > API设计 > 将api设计为ui与rest端点的权衡
将api设计为ui与rest端点的权衡

将api设计为ui与rest端点的权衡

在现代应用程序开发中,将API公开为用户界面(UI)或REST端点是一个需要权衡的关键问题。我们需要明确这些权衡的内容,并探索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应用程序的本质与API的角色

应用程序的核心功能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它存储数据(可能在本地,也可能在远程服务器上),并通过API提供操作这些数据的能力。这个API可以以UI的形式呈现,也可以是一个REST API。无论形式如何,UI的操作都需要映射到底层API。这种映射关系表明,UI/UX设计实际上是API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


UI与REST API的权衡分析

传统UI交互的优缺点

限制:

  • 操作速度慢:移动光标和点击操作会增加摩擦。
  • 受设计师限制:设计师决定了可用的操作范围,无法完全满足个性化需求。
  • 无法自动化:传统UI难以支持自动化操作。

优点:

  • 快速上手: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熟悉并使用界面。
  • 可视化能力强:UI可以通过滑块、图表等二维空间元素直观呈现数据。
  • 丰富的交互:支持文字输入、按钮点击、滑块拖动等多样化操作。

传统REST API交互的优缺点

限制:

  • 需要编写代码:用户必须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
  • 启动复杂:涉及身份验证、API密钥获取等步骤。
  • 仅限文本交互:通常以JSON格式返回数据,缺乏直观性。
  • 交互性差:只能通过序列化数据与端点通信。

优点:

  • 易于自动化:尽管需要编写代码,但自动化能力强。
  • 功能强大:简单的CRUD操作可以组合完成复杂任务。
  • 可与其他服务集成:支持跨服务的交互。

新的交互方式探索

为了弥补传统UI和REST API的不足,开发者尝试了多种新的交互方式:

终端风格的交互

许多现代应用引入了命令行式的交互方式,用户可以通过输入命令直接执行操作。这种方式结合了快速的键盘输入和传统UI的直观性。

示例:

  • Raycast:通过快速打字替代鼠标点击,提升操作效率。
  • Figma:支持通过拖动和点击进行复杂的设计操作。

上下文感知的API设计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通过上下文进行模糊指令,例如“把它搬到楼上”。这种上下文感知的能力可以应用于API设计中,使其更自然。例如:

  • 在REST API中,通过类似api.enterContext("currentUser").enterContext("repositories").createNew().run()的方式,用户可以逐步导航到目标操作。

理想的API交互框架

一个优秀的API交互框架应具备以下特性:

  • 快速上手:像浏览网页一样简单。
  • 丰富的可视化和交互:支持滑块、地图等多样化元素。
  • 键盘优先:通过键盘输入快速完成操作。
  • 上下文感知:利用上下文简化复杂操作。
  • 强大且可组合:支持与底层API的全面交互,并能与其他服务集成。

这些特性结合了传统UI和REST API的优点,同时尽量避免其缺点。


UI设计与REST API设计的统一性

UI设计和REST API设计看似分属不同领域,但实际上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形式。两者可以互相借鉴,形成更高效的交互模式。例如:

  • UI设计可以从REST API中学习如何提供强大的自动化能力。
  • REST API设计可以从UI中借鉴直观的交互方式和上下文感知能力。

这种统一性表明,设计和编程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只是应用场景不同。


总结

在UI和REST API的设计中,我们需要平衡速度、直观性和功能性。通过结合键盘优先、上下文感知和丰富的交互方式,我们可以设计出更自然、更高效的API交互框架。最终,UI和REST API的设计不应被视为孤立的领域,而是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整体。


原文链接: https://tanishqkancharla.dev/blog/ui-as-an-api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API文章!

我们有何不同?

API服务商零注册

多API并行试用

数据驱动选型,提升决策效率

查看全部API→
🔥

热门场景实测,选对API

#AI文本生成大模型API

对比大模型API的内容创意新颖性、情感共鸣力、商业转化潜力

25个渠道
一键对比试用API 限时免费

#AI深度推理大模型API

对比大模型API的逻辑推理准确性、分析深度、可视化建议合理性

10个渠道
一键对比试用API 限时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