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hook与API:API与Webhook之间的区别

作者:API传播员 · 2025-10-29 · 阅读时间:4分钟
本文详细解析Webhook与API的区别,涵盖API的请求-响应机制和Webhook的事件驱动模式,帮助开发者理解API与Webhook的协同使用场景,提升系统交互效率。

Webhook与API:API与Webhook之间的区别

在现代互联网技术中,Webhook和API是两个常见的术语。它们都用于实现不同软件系统之间的交互通信,但在工作机制上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详细解析Webhook与API的区别,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什么是API?

API是“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的缩写,其核心功能是共享数据和功能。可以将API比作互联网的“服务员”,它接收指令、传递需求,并精准交付结果。

以下是API的一些典型功能示例:

  • 数据查询:通过地点API,可以按位置或名称检索餐厅信息,获取相关数据。这类似于拥有一个随手可查的“超级黄页”。
  • 请求与响应:开发者向API发起请求后,API会返回相应的数据或执行操作。例如,使用Web API发送邮件的过程如下:
    • 开发者提交邮件内容(如同将信件交给邮递员)。
    • API接收请求并完成邮件发送。

API的工作模式是基于“请求-响应”的机制。它需要客户端主动发起请求,服务器端再返回相应的数据或结果。


什么是Webhook?

Webhook是一种用户定义的HTTP回调函数,它在特定事件发生时会自动触发。与API的“请求-响应”模式不同,Webhook采用“事件驱动”的方式,主动将数据推送到指定的应用或服务。

Webhook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以下步骤说明:

  1. 注册URL:用户向服务商提供一个接收地址(类似于设置一个数字邮箱)。
  2. 事件触发:当指定事件发生时,Webhook会立即向注册的URL发送通知或数据。

举个例子,SendGrid的事件Webhook可以实时反馈邮件发送的相关数据,例如退信、收件人点击链接等情况。


Webhook与API的主要区别

以下是Webhook与API在工作机制和应用场景上的主要区别:

特性 API Webhook
工作模式 请求-响应模式(客户端-服务端) 事件驱动模式(服务端主动推送)
数据传输方式 按需获取数据和更新 实时数据传输
主动性 由请求方发起 服务端主动推送
实时性 通常非实时 实时响应与通知
资源消耗 较高(需要轮询) 较低(无需轮询)

Webhook的实际应用场景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Webhook的优势,我们可以用棒球比赛中的场景来类比:

在比赛中,经理需要更换投手,而新投手通常在距离本垒300英尺外的牛棚热身。电视转播中常见经理通过电话联系牛棚确认投手的准备状态。然而,这种方式需要反复确认,耗费了双方的时间和资源。

如果使用Webhook,当投手热身完成时,牛棚可以主动通知经理,无需反复轮询。这种“主动推送”的机制大大提高了效率。


API与Webhook的协同使用

虽然Webhook和API在工作机制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并不是互相排斥的技术。实际上,许多成功的应用都通过组合使用API和Webhook来构建高效的响应系统。

  • API的优势:适合在特定时间获取特定信息,是主动获取数据和触发操作的首选。
  • Webhook的优势:适合基于事件的实时通知和数据传输。

通过结合使用API和Webhook,您可以同时满足主动查询和被动通知的需求。例如,API可以用于主动发送邮件,而Webhook可以用于实时接收邮件的状态更新。


总结

Webhook和API是现代软件开发中不可或缺的工具。API通过请求-响应模式实现按需交互,而Webhook则通过事件驱动模式实现自动化通知。二者各有优势,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结合使用API和Webhook往往是最佳方案。它们既可以作为可靠的助手,满足主动查询的需求,又可以作为得力的伙伴,提供实时的动态通知。

原文链接: https://sendgrid.com/en-us/blog/webhook-vs-api-whats-dif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