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xt.js API 路由完整指南:构建高效全栈应用的关键
即便你对AI领域了解不深,也一定听说过AI智能体。作为人类与人工智能交互方式的升级,它们正在成为热门技术话题。诸如ChatGPT、DeepSeek或GitHub Copilot等工具,允许用户与**大型语言模型(LLM)**进行“对话”,从而完成任务,例如展示代码编写方法、提供操作建议或信息检索。而AI智能体则更进一步,能够直接代替用户执行操作。如果说AI聊天机器人会告诉你订机票的网站,那么AI智能体则可以直接为你预订机票——至少理论上如此。
尽管AI智能体尚未完全成熟,但其发展速度令人瞩目。用“快速发展”来形容AI领域的进步已显得保守,AI智能体技术同样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然而,真正达到生产环境可用的智能体产品仍然稀少,大多数企业仍处于探索阶段。
举例来说,我最近测试了一款号称顶尖的旅行助手AI智能体。尽管我授权其使用我的定位信息(波兰)并提供手机号,但它推荐的航班报价却显示为澳元。我尝试修改货币单位始终未果,智能体甚至声称显示的就是波兰兹罗提(PLN),数字明显不符。整个订票流程耗时远超Kayak或Expedia,交互体验令人沮丧。
尽管终端用户体验仍需优化,但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服务提供商必须紧密关注AI智能体发展动态,提前布局。
大多数AI智能体需要与外部服务对接,以执行数据读取、信息检索、更新或提交交易等操作。这意味着智能体必须与天气API、电商平台或邮箱等外部服务建立稳定连接。当前主流的集成方式有两种:
在规划产品演进时,服务提供商应重点关注:
虽然有观点认为智能体可自动发现并连接所需API,但实际情况复杂。API提供商需简化集成流程,并明确哪些环节仍需人工干预。作为API客户端,智能体还必须解决凭证获取问题,这对于调用管理和计费机制至关重要。
例如,天气数据或餐厅评价类开放API可能无需严格授权,但涉及用户数据或敏感操作的API必须建立完善授权机制。即便自主运行的智能体在执行下单或修改数据时,也需用户二次确认。因此,API提供商应提前规划这些功能的实现方案。
在追求快速开发过程中,安全规范容易被忽视。例如,部分智能体API虽然支持自然语言交互,但仍存在明显安全缺陷:
企业在设计解决方案时,必须确保用户账户安全和良好体验,不能为了便利牺牲安全性。建立安全的AI智能体访问框架是关键。
OAuth是智能体访问控制的基础。通过委托授权机制,用户可以精确控制智能体的数据操作权限。智能体通过获取访问令牌(access token)在权限范围内执行操作,同时令牌具备时效性和权限限制。用户既保留完整认证权限,又能委托智能体代为操作。
尽管OAuth需要用户交互,但行业亟需开发与智能体协作的无缝认证流程,以提升体验和安全性。
智能体可以通过令牌交换标准转换访问权限。如果服务商间建立信任链,智能体可在用户单次授权后调用多个关联服务。这对串联多个服务的复杂操作尤为重要,避免每个服务都需单独授权带来的体验阻碍。
动态客户端注册协议允许智能体自动化完成API注册。结合信任链和令牌交换技术,智能体可在无人工干预情况下完成对接(初始访问权限由可信服务授予)。
此外,新兴的AI网关类似API网关,可集中处理通用功能,大幅降低智能体集成外部API的复杂度。
虽然AI智能体尚未完全成熟,但其发展速度令人瞩目。服务提供商应尽快采取行动:
同时需注意,即便未开放API,智能体也可能通过界面直接调用服务,这可能导致集成过程不可见。主动完善AI智能体集成支持体系是企业布局未来的明智选择。
原文链接: https://curity.io/blog/is-your-api-ready-for-the-ai-ag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