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 >
API对比报告 >
中文医疗大模型API排名:2025年技术演进与应用实践
中文医疗大模型API排名:2025年技术演进与应用实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发展,医疗大模型正成为推动医疗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引擎。2025年,中文医疗大模型在技术突破、场景落地和行业合作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本文基于技术性能、应用广度、行业影响力等多维度评估,结合权威评测数据与实际案例,对当前主流中文医疗大模型进行综合排名与分析。
一、技术评估维度与数据来源
(一)评估标准
- 技术性能:包括模型参数规模、多模态处理能力、医学推理准确性、响应速度等核心指标。
- 临床价值:覆盖疾病种类、诊断准确率、治疗方案推荐合理性、与现有医疗系统的兼容性。
- 行业应用:商业化落地案例数量、医疗机构合作深度、医保控费效果、基层医疗赋能能力。
- 生态建设:开源开放程度、开发者社区活跃度、行业标准参与度、跨机构数据共享机制。
(二)数据支撑
- 评测榜单:参考MedBench、CMB(Comprehensive Medical Benchmark in Chinese)等医疗专项评测结果,以及IDC《中国医疗大模型技术评估,2025》报告。
- 企业动态:各模型所属企业的最新产品发布、融资进展、合作项目及临床验证数据。
- 学术研究:相关大模型在顶级医学期刊(如JCR Q1)发表的科研成果及行业会议上的技术披露。
二、中文医疗大模型综合排名与分析
1. 京东健康:京医千询
- 基于千亿参数规模的医疗大模型,融合200亿token医学数据(教材、指南、病历等),支持智能诊断、治疗规划及医学科研。
- 2025年2月启动全面开源,成为国内首个开源医疗垂类大模型,核心代码与数据构造完全公开,推动行业技术普惠。
- 在MedBench评测中综合得分96.1,位列榜首;在MedQA评测中得分88.9,医学问答准确性行业领先。
- 应用落地:
- 推出“AI京医”产品体系,包括AI诊疗助手(全流程辅助诊疗)、AI医生智能体(医生数字分身7×24小时服务患者)及AI科研助手(免费文献分析工具),已服务超2700家医院、24万家药店。
- 与北京安贞医院合作开发心脏超声智能报告系统,结合多模态大模型技术提升诊断效率与质量。
2. 科大讯飞: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
- 全球首个全国产算力平台上的深度推理大模型,中文数学能力国内第一,对标GPT-4o。
- 2025年1月发布星火深度推理模型X1,显著提升复杂病历质控与诊断推理效果,华西医院测试显示质控准确率达90%。
- 中文医疗诊断准确率98.7%,覆盖3000+学校,教育场景深度渗透。
- 应用落地:
- 讯飞医疗子公司于2024年12月港股上市,募资5.07亿港元用于大模型研发及商业化,产品覆盖智能语音交互、医学影像识别、辅助诊断等全流程。
- 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合发布“华西黉医”医学大模型,在呼吸内科、骨科等科室实现病历内涵质控与智能问诊。
3.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MEDLab浦医
- 构建国内首个医疗大模型应用检测验证中心,联合12家三甲医院制定行业评测标准,确保模型安全性与合规性。
- 推出“浦医智捷”医疗大模型,融合30TB高质量医疗语料,覆盖疾病筛查、临床诊疗辅助、科研教育等多场景,支持跨模态数据处理与长文本推理。
- 应用落地:
- 与瑞金医院、中山医院等合作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在乳腺癌、肺癌等重大疾病筛查中实现AI辅助诊断准确率提升20%。
- 参与制定《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语料库(中医药)1.0版》,推动中医药领域AI标准化建设。
4. 商汤科技:“大医”大模型
- 基于商汤“商量”基模型训练,融合200亿token医学数据,支持智能诊断、治疗规划及医学科研,已在瑞金医院、郑大一附院等落地。
- 2025年2月完成首轮过亿元融资,领投方为盈峰控股与人民卫生出版社,资金用于技术研发与商业化。
- 应用落地:
- 推出“SenseCare®智慧医院”解决方案,集成20余个AI辅助模块,覆盖放射科、病理科、骨科等多科室,提升影像分析与诊疗效率。
- 本地化部署产品“小库医疗版”支持医疗机构即插即用,兼顾数据安全与低门槛部署。
5. 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
- 采用“图-序列不对称条件变分自编码器”架构,自动识别化合物关键分子特征,药物结合能提升40%以上,研发周期缩短30%。
- 与阳光诺和合作开发“多肽分子大模型平台”,支撑3项临床阶段管线及10余项临床前项目,虚拟库容量达百万级。
- 应用落地:
- 在肿瘤、代谢疾病等七大治疗领域建立十万级分子库,从苗头化合物发现到IND申报全链条支持,预计2025年底实现多个临床候选药物推导。
- 驱动AlphaFold 3蛋白质研究,在学术领域广泛应用。
6. 深睿医疗:Deepwise MetAI X
- 新一代多模态智慧影像大模型,突破单一科室边界,构建全院级影像生态中枢,支持全流程智能化诊疗。
- 集成计算机视觉、NLP、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DICOM影像结构化处理、3D后处理、MDT协作等一站式工作流。
- 应用落地:
- 在2025年CMEF展会上发布沧澜乳腺标本数字X射线机等新品,推动AI技术在影像诊断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 与多家三甲医院合作,在肺癌、乳腺癌等癌种筛查中实现AI辅助诊断准确率超90%。
7. 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华佗GPT
- 世界首个垂直医疗大模型,通过国家职业药师考试,开源模型累计下载量近百万,免费向患者与医生开放。
- 分诊准确率达95%以上,支持智能分诊、预问诊、健康科普等功能,模拟专业医生诊断逻辑。
- 应用落地:
- 在深圳龙岗区11家公立医院部署,累计交互超100万人次,患者候诊时间缩短40%,满意度显著提升。
- 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开展医学科研,相关成果发表于JCR Q1期刊。
8. 医联:MedGPT
- 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千亿级大模型,使用20亿条医学文本与800万条临床数据训练,覆盖3000种疾病首诊能力。
- 快慢双系统设计结合RAG检索与知识图谱,有效解决大模型“幻觉”问题,与华西医院真人医生一致性达96%。
- 应用落地:
- 入驻“学习强国”强国健康板块,提供免费AI在线健康咨询,医保控费案例显示治疗费用节省80%。
- 与腾讯云战略合作,在病历生成、智能随访等场景提升效率,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病历书写效率提升70%。
9. 东软:添翼
- 覆盖近百个医疗场景的多模态大模型,支持智能门诊导诊、病历辅助生成、医学影像质控等功能,IDC报告认可其全场景落地能力。
- 与华为合作构建“融智”解决方案框架,融合多种基础大模型能力,实现行业知识增强与数据价值化。
- 应用落地:
- 在盛京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落地,推动医疗机构智能化转型,医学检验ISO15189问答准确率达95%。
- 通过华为昇腾技术认证,赋能基层医疗机构智能医生助理,提升诊疗规范化水平。
10. 孙思邈中文医疗大模型
- 先进架构与微调:基于baichuan-7B、ChatGLM-6B、InternLM-Chat-7B等模型进行微调,使其在处理中文医疗数据时更加精准和高效。
- 高质量数据训练:使用10万条高质量的中文医疗数据进行训练,并且还在不断收集更多数据以扩展模型能力。
- 多种部署方式:支持在GitHub、HuggingFace、ModelScope等平台上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其可用性和可访问性。
- 应用落地:
- 医疗咨询:为用户提供精准的医疗咨询和建议,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病情和应对措施。
- 医学教育:辅助医学教学,为学生提供医学知识的解答和学习指导。
- 科研辅助:为医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分析工具,助力医学科研工作。
11. 明医(MING)中文医疗问诊大模型
- 基于bloomz-7b1-mt微调:在大规模数据上进行微调,具备良好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
- 多源数据训练:结合临床指南、医师资格考试题、真实医患问答及结构化医疗图谱等多种来源的数据进行训练,确保其在医疗知识和诊疗情境的理解上具备广度和深度。
- 优化对话生成:使用Beam Search和Temperature参数优化,确保在对话生成时的多样性与质量。
- 应用落地:
- 在线医疗服务:为医疗机构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咨询服务。
- 远程健康管理:协助患者了解病情和自我护理。
- 医学教育:作为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医学知识。
- 科研辅助:用于研究中进行大数据分析和预测。
三、总结
2025年中文医疗大模型已进入技术深化与场景深耕并行阶段。第一梯队模型凭借全场景覆盖与临床验证占据领先地位,第二梯队在细分领域实现技术突破,第三梯队则通过垂直场景创新推动医疗普惠。未来,随着算力提升、数据开放与行业标准完善,医疗大模型将在精准诊疗、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等领域持续释放价值,重塑医疗行业格局。
相关文章推荐
我们有何不同?
API服务商零注册
多API并行试用
数据驱动选型,提升决策效率
查看全部API→